开云(中国)官方

完善废料处理机制 建设绿色实验室

今年来,化学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众多化学污染物中,实验室污染虽只占了一小部分,但其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实验室在进行教学或科研的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化工原料,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有毒性,腐蚀性等危害自然环境的废弃物。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措施,随意排放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将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不容忽视的实验室污染现状

  实验室污染,主要有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种,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污染,如血液、尿、粪便、各种电泳液、各种生物试剂等。而化学污染则包括有机、无机和化学弃物的污染;大致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3种。除此以外,还有个别实验室存在放射性污染。

  除少数环保意识强的实验室,没有直接排放废弃物外,多数实验室都把环保放在口头上,废弃物回收协议形同虚设,大量的废弃物仍然直接排放。而对于废液、废渣的处理规定也没有相关规章,造成了这些废弃物体*终的出路就是进入城市污水管道之内。

  由于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情况复杂,多数实验室具体项目只是零星开展,各项目之间的工作频次不均匀,废弃物排放物不规律,污染分散,每次产生的污染量较小,如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等棘手问题,都缺乏相应的治理资金,环保部门的监控和污染治理困难。

  实验室废液处理尚未成规模 规章制度缺乏

  造成实验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规章制度缺乏,目前专门针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条例还不完善。同时,也缺乏对实验室的监管。一些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列入环保部门的检测范围,实验室处于监控的盲区。此外,有关领导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实验室环保意识,很多实验室管理部门对这些废弃物和试剂的**处理既没有提出要求,也没有提供处理这些东西的便利条件。

  国外的化学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处理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废弃物应在专门房间的专门容器中存放,有专人管理,严格分区、分类,每周由各实验室送至废弃物集中处理站,并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可达100t/年。

  监管薄弱 经费匮乏是关键

  原国家环保总局从2005年1月1日起就将各科研、监测等单位的实验室、化验室、试验场纳入环境监管范围。同年,北京市教委、市环保局也出台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产生实验室废物的学校按国家环保法规要求到相应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按化学试剂年使用量、排放口数量,实验室废水、废气的处理、去向、处理方式等填写调查表,禁止将危险废液排入排水管道。同时,要求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现在处理废液的价格往往高于购买试剂的价格,有些试剂的处理费用甚至比购买原液还高。由于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机构要先通过化验分析成分,再分步处理,成本较高。处理一吨有机溶剂约为2000元,含剧毒成分的要每公斤300元。还有的废水每公斤10元、20元、50元不等。

  高校经费有限,仅凭科研经费支付有困难。而为了节省经费,一些实验室的污染物迟迟不上报,这些都导致回收不能**落实。对处理费高的问题,有高校教师呼吁,希望政府出台一定的补偿机制,或不再指定有限的几家处理机构,引入竞争机制,把处理费降下来。让高校能轻松“埋单”。同时也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将回收经费落实到位。

  建设绿色实验室 人人有责

  环境保护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休戚相关,在环保面前人人平等,必须本着“谁污染环境,谁负责处理”的原则,坚决杜绝科学工作者或者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成为环境的污染者。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个人自觉地按规定量取用药品、规范操作、及时妥善地处理实验废弃物,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和习惯。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弃物回收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做到*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量,以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对于废弃物要做到零排放,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要合理处理和安置;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尽量利用回收试剂,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等等。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人人对保护环境切实负起责任,绿色实验室的建成将不再遥远。

您可能会对本公司的以下产品感兴趣:
定氮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索氏抽提器索氏抽提仪蛋白质测定仪马弗炉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计水分测定仪水份测定仪火焰光度计电子天平旋转蒸发器索氏提取仪超级恒温槽低温恒温槽分光光度计电导率测定仪pH旋转式粘度计氮磷钙测定仪白度测定仪旋光仪阿贝折射仪白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测色仪旋转式粘度计旋转蒸发仪纤维素测定仪箱式电阻炉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索氏提取器快速水分测定仪消化炉水分快速测定仪凯式定氮仪罗维朋比色计马福炉粉碎机脂肪测定仪全自动凯式定氮仪水份快速测定仪消煮炉快速水份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粗脂肪测定仪全自动定氮仪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46号